2月18日,省委召開全省數字化改革大會,全面部署我省數字化改革工作。省委書記袁家軍出席會議并講話。
近日,越城區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共享法庭在斗門街道正式掛牌成立。據了解,這是越城區首家環資共享法庭,今后將承擔環保普法、行政執法、刑事司法及生態修復等多項職能,服務保障越城區生態文明建設。環資共享法庭設在斗門街道辦事處,由一名聯系法官定期入駐,共享法庭具有直播功能。
昨天下午,市委科技創新委員會全體會議召開。市委書記盛閱春強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圍繞市第九次黨代會部署,深入推進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和科創大走廊建設,用數字化手段推動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三鏈融合”,為建設高水平網絡大城市提供強勁動力。市領導施惠芳、王濤、王琴英、沈志江、陶關鋒等參加。盛閱春充分肯定過去一年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的成績。
180余臺打樁機同步作業,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昨天,位于杭臺高速東側、錢濱線以南的輕紡數字物流港項目建設現場如火如荼。“計劃2024年底建成,屆時能承載一年三四百萬噸貨物的吞吐量,助力輕紡城實現‘人在城中走、貨在云中游’。”浙江中國輕紡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倉儲物流是輕紡城市場的重要配套。
昨天,位于柯橋區馬鞍鎮的浙江龍德環保熱電有限公司門口,一塊數字化大屏上實時顯現煙氣中二氧化硫等主要排放物濃度。據悉,去年柯橋區率先在全市試點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數據標記,目前全區現有的4家熱電企業已全部進入試點。“近年來,隨著印染產業集聚,供熱需求不斷提升,通過數字化改革、技術改造等方式,不斷提升熱電企業生產效率,降低能耗,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
專業領域碰到的難題是否存在社會共性?在更廣泛的基層,人民群眾時刻關心關注著什么?……今年初,紹興人大“智匯民情”系統上線運行,通過多維度抓取社會民情熱點信息,幫助人大代表破解建議中存在的領域不寬、類型不全、質量不高等問題。通過智能分析,人大有關地方立法、作出決定、民生實事項目監督等流程更具科學性、民主性,各項工作的聚焦度、精準度得到提升。
近日,浙江霧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現代霧耕工廠內,工作人員正在操作“智慧大腦”給植物進行營養配比,廠內的立體式栽培架上,各類番茄和生菜等蔬菜顏值出眾、長勢良好。“霧耕作為無土栽培技術中的一種,是最適合工廠化、立體化高效栽培的種植方式。”公司技術員徐駿介紹,工廠化霧耕種植可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如葉菜年均產量可達50噸/畝,是普通種植模式的7倍多。
昨天下午,省人大常委會召開全省人大數字化改革工作視頻推進會,介紹監督全流程應用場景及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建設推進方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譚志桂在紹興分會場就紹興人大數字化改革和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建設工作作情況匯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參加。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推進全省人大代表聯絡站迭代升級,打造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是全省人大縱深推進數字化改革工作的重要工程。
昨天,我市舉行世界電信日活動啟動儀式,諸暨襪業產業大腦、新昌高新園區綜合應用、全興精工“5G+智能工廠”、三花集團控股5G+數字化應用場景、諸暨智慧養老等13個5G融合應用項目集中簽約,涵蓋產業大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健康養老、園區治理等經濟社會各領域。有人說5G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其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重要性不言而喻。
“現在的遙感監測技術確實先進,我的耕地因山泉水和內滲水匯集成了半沼澤地,去年上半年種了一季水稻后便撂荒了,這一情況馬上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上虞分局監測到了。”昨天,說起5畝多承包田的“糧”與“非糧”身份轉化,上虞區章鎮鎮靈運村種糧大戶老管如釋重負,連連感嘆,“多虧鎮村干部幫忙籌措經費,改善耕作條件,如今我又能安心種糧了。
暑假臨近,家住諸暨市店口鎮的李女士通過“浙里辦”App上的“紹信培”數字化應用,為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在家附近挑選了一家心儀的校外培訓機構。“報的是暑期硬筆快速提高班,15人以下的小班額面授課程,一共32個課時,總共1500元。”李女士說。“紹信培”數字化應用是我市推進義務教育“雙減”集成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于今年4月底在“浙里辦”App上正式上線。
5月8日,為期3天的2022首屆“中國輕紡城·孔雀云展(輕薄熱銷面料專場)”圓滿落幕。63家中國輕紡城行業標桿、知名紡企攜2000余款精品面料參展,吸引155萬人次觀展,熱門產品點擊量近3萬,互動詢盤上萬條。“實際流量和效果遠遠超過預期。”浙江中國輕紡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興奮地說。
一起發生在未來城小區鄰里之間的糾紛,經社區民警接單后,第一時間通過平臺聯系社區工作人員和矛調人員上門化解,前后不到半天時間得到妥善解決。近日,記者在諸暨市公安局陶朱派出所未來城聯勤警務站內看到,在數字化大屏幕上實時更新的一個個接處警單子,在民警與村社工作人員的聯合推動下,超過半數警情都在當天得到解決。像這樣能夠快速出警、提前預警的智能化警務站,全市已經建了2053個。
今年以來,上虞區借助區級農產品線上銷售平臺——上虞館的優勢,為廣大農戶搭建“云上展”平臺,舉辦永和櫻桃、長塘春筍、梁湖年糕、“覺農·翠茗”等線上展銷10余場次,以破解因疫情等影響而出現的農產品“賣難”問題。據統計,今年前4個月累計銷售額達千萬元。“我們線上銷售的農特產品,有統一品牌,又有政府的信用背書,所以很受歡迎。
昨天上午,紹興文旅大數據實驗室成立。實驗室由市文廣旅游局和浙江移動紹興分公司聯合籌建,將依托5G、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為我市旅游大數據資源轉化提供有效路徑,創新拓展各“數字+”場景應用,探索建立市縣一體化的“文旅大腦”,從而為全市文旅數字化和全域旅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成立儀式上,“實驗室”發布了今年一季度全市文旅大數據報告和“五一”旅游預測報告,一季度紹興熱門景區和熱門旅游村名單也同時出爐。
25日中午,位于上虞區嶺南鄉青山村的三個月亮鄉村咖啡館飄來陣陣咖啡香,一些游客駐足于此,一邊品著咖啡,一邊享受著恬靜的田園時光。“我一大早就要開始準備,周末更是忙不過來。”現年65歲的店員徐愛紅忙得不亦樂乎。徐愛紅是土生土長的青山村人,常年在家務農。三個月亮鄉村咖啡館的開張,讓她搖身變為一名咖啡師。
一根彈簧用料多少?制作爐溫怎樣?需要幾個工時?在華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數據可以精準給出答案。從“碼”上制造到生產有“數”,這個插上“數字”翅膀的傳統企業于不久前晉級為省級數字化車間,一個以彈簧制造為基礎、以大數據驅動的“未來工廠”呼之欲出。
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近日,我省公布2021年度省級直播電商基地名單,全省26家,我市共有3家企業成功入選。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家企業成為省級直播電商基地,數量列全省前茅。數字經濟發展催生了大量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其中直播經濟備受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直播經濟異軍突起,成為推動線上消費、提振經濟的新動能。
打開新昌縣涉疫人員核查應用,點點鼠標,2699條交通運輸從業人員的健康信息就清晰呈現在電腦屏幕上,核酸檢測不符合要求的,還有醒目的紅色預警。“數據一目了然,操作簡單高效!”新昌縣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安全運輸科副科長楊皓乾說,這款被稱為“云追蹤”的核查應用近日已在交通運輸領域啟用,效果非常好,原本花一周時間完成不了的工作,現在只要一分鐘就能輕松搞定。
4月21日,省政協“浙江數字政協”建設工作推進會在杭州召開。會議總結回顧前一階段數字政協建設情況,研究部署深化數字政協建設工作。市政協和各區、縣(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等在紹興分會場參加會議。
4月19日上午,市民丁女士在中石油紹興分公司上虞城北加油站順利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了300元油費。據悉,這是我市首次啟用數字人民幣繳費加油,實現了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落地。數字人民幣作為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與紙質人民幣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經濟價值。中石油紹興分公司副總會計師寇歡說,對于企業來說,數字人民幣無需任何手續費,降低了交易成本;資金能實時到賬,對賬也非常方便。